“我只是想洗个头,结果差点被恶心一辈子!”
近日,武汉的王丽(化名)在某品牌美发店经历了一场噩梦——她在洗发时睡着,突然感觉一只手伸进衣服摸胸,惊醒后对方竟辩称“只是按摩”。更离谱的是,事发后店方不仅态度强硬,还试图撇清责任:“这人早被开除了,跟我们无关!”
报警后,警方调查结果——在王丽的胸部皮肤上检测到了涉事店员的生物信息,男子被行政拘留10日。可即便如此,店方仍拒绝正式道歉,甚至反咬一口,称王丽“就是为了搞钱”。
图片来自封面新闻
今天,我们就聊一聊这起案件:店方到底该不该负责?猥亵者为何仅被拘10天?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反击?
案件复盘:从“按摩”到“猥亵”,店方的操作令人无语
1. 猥亵过程:监控没拍到,但DNA铁证如山
- 王丽是该品牌美发的长期会员,当晚在洗发时睡着,突然被摸胸惊醒。
- 涉事店员狡辩是“肩颈按摩”,但王丽坚持报警,警方检测后确认其胸部留有该男子DNA。
- 讽刺的是,监控“恰好”没拍到关键画面,而店员趁乱逃跑,后被店长叫回。
图片来自当事人
2. 店方回应:甩锅+倒打一耙
- 第一招:推卸责任——“这人上个月就被开除了,是他自己偷跑回来的!”
- 第二招:污名化受害者——“你就是想讹钱,最多赔1000块!”
- 第三招:拖延战术——“等拘留结束再谈赔偿!”
图片来自当事人
网友辣评:
“开除员工还能自由进出工作区域?店方这管理漏洞,比武汉夏天的暴雨还大!”
法律分析:店方真能甩锅?猥亵者只拘10天是不是太轻?
1. 店方到底有没有责任?
- 员工行为 vs 店铺责任:
- 若店员是在职员工,店铺需承担替代责任(《民法典》第1191条)。
- 若店员确已离职,但店铺未收回工牌、未限制出入,仍可能因管理过失被判赔。
- 关键问题:
- 店方声称“已开除”,但有无书面通知?有无公告?若只是口头说说,法律上可能仍视为雇佣关系存续。
2. 猥亵为何只拘10天?能否追究刑事责任?
- 行政拘留 vs 刑事犯罪:
- 目前警方认定属于猥亵(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44条),故拘留10日。
- 若证据显示暴力、胁迫或情节恶劣,可升级为强制猥亵罪(《刑法》第237条),最高判5年。
法律建议:
“受害者可要求警方补充侦查,尤其是查证该店员是否有前科,或店铺是否存在纵容行为。”
图片来自微博评论
维权指南:遭遇猥亵,如何让恶人付出代价?
1. 当场行动
- 立刻报警:要求警方做生物检测(如本案的DNA鉴定)。
- 固定证据:即使监控没拍到,也要记录店员姓名、工号、现场证人。
2. 追究店铺责任
-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:店铺安全管理不到位,可要求整改或罚款。
- 民事诉讼:主张精神损害赔偿(通常5000-5万不等)。
结语:
这起案件最让人愤怒的,不是猥亵者的恶心行为,而是店方的冷漠与推诿——仿佛一句“已开除”,就能洗脱所有责任。但法律不会买账!管理漏洞也是纵容,沉默也是帮凶。
盛达优配官网-股票配资官网平台-全国最大的配资公司-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